MIM工艺流程
1、混料
混合过程在一个专门的混合设备中进行,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使粘结剂熔化。大部分情况使用机械进行混合,直到金属粉末颗粒均匀地涂上粘结剂 ,然后放到机器里面挤压成条形,切成颗粒状(称为喂料),这些原料颗粒能够直接放到注射机里进行注射成型。根据具体需求,有些部件烧结后可能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如热处理、电镀、PVD、喷涂、CNC等。
MIM技术介绍
金属粉末注射成形工艺技术(简称MIM)是一种将粉末冶金与塑料成形工艺相结合的新型制造工艺技术。它是先将所选粉末与粘结剂进行混合,然后将混合料进行制粒再注射成形所需要的形状。聚合物将其粘性流动的特征赋予混合料,而有助于成形、模腔填充和粉末装填的均匀性。成形以后排除粘结剂,再对脱脂坯进行烧结。有的烧结产品还可能要进行进一步致密化处理、热处理或机加工。烧结产品不仅具有与塑料注射成形法所得制品一样的复杂形状和高精度,而且具有与锻件接近的物理、化学与机械性能。MIM技术适合大批量生产小型、精密、三维形状复杂以及具有特殊性能要求的金属零部件的制造。
MIM技术优势
零部件几何形状的自由度高,能像生产塑料制品一样,一次成形生产形状复杂的金属零部件。
MIM产品密度均匀、光洁度好,表面粗糙度可达到Ra0.80~1.6μm,重量范围在0.1~200g。尺寸精度高(±0.1%~±0.3%),一般无需后续加工。
适用材料范围宽,应用领域广,原材料利用率高,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工序简单,可实现连续大批量生产。
产品质量稳定、性能可靠,制品的相对密度可达95%~99%,可进行渗碳、淬火、回火等热处理。产品强度、硬度、延伸率等力学性能高,耐磨性好,耐疲劳,组织均匀。
行业应用
MIM技术随着进入21世纪后的发展,目前在各行各业应用宽范,如汽车行业,消费电子行业,医疗行业,机械类行业等;
汽车行业:发动机平衡系统、齿轮油泵及车身等各种零部件;
消费电子行业:手机、笔记本计算机、智能手表等内外部零件;
医疗行业:手术镊子、钳子、手柄等基础医疗器械;
品质保障
为客户大批量提供质量稳定、价格合理的 MIM 产品是我司一直追求的目标,为此头龙技术致力于不断提升产品质量,达成客户期望。为了满足产品质量保障的要求,公司拥有基恩士7030全尺寸自动测量仪、2.5d测量仪、洛氏硬度计、盐雾测试机、电子分析天平、显微镜等检测设备。
生产设备及产能实力
头龙技术致力为客户提供较佳的MIM解决方案,并保质保量的为客户生产大批量、小型复杂零部件,JIT设计规模为:注射机30台、脱脂炉14台、烧结炉20台;已投入主要设备有注射机32台,脱脂炉10台、烧结炉10台、精密液压整形机12台,月产能1000万件以上(以1克产品标准评估),有效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MIM件需求。
质量体系
2018年9月获得ISO 9001质量体系认证、OHSAS18001职业健康体系认证。
2019年9月公司环评完成验收,并于2019年11月份通过ISO 14001体系认证。